Eest Gate 00.JPG

上次說到,台北城內藏有兩套風水系統。

台北城,現址為中華路、忠孝東路、中山南路、愛國西路四條路包起來的範圍。

仔細看重慶南路,會發現它是朝著正北方,也就是北極星的方向,然而歪斜的城牆,很明顯與內部的路線有衝突。

北斗1.jpg

 

這得從台北城的修建講起了。

原本台北城,是由當時的台北知府陳星聚負責修建,陳星聚將風水理論導入了台北城的建設計劃之中,他讓台北城面朝北極星,以此作為南北方向的基準點,接收星宿的磁場與能量。在建設期間,還經歷了中法戰爭,他成功地抵抗了法國的攻擊。但是,台北城還沒建設完成,陳星聚就客死在台灣了。

後來,便改由臺灣兵備道劉璈接手修築。

這個官階,乍聽之下像是軍官,其實這是一個掌握司法權力的文官,並且配有部份的軍力。

劉璈著手進行建設後,發現台北城在風水上有一些問題,便提出了修正方案。

到底是什麼問題呢?有兩種流傳的說法。


第一種說法,劉璈認為台北城將「後無祖山可憑,一路空虛,相書屬五兇。」因此將台北城廓的角度向順時針方向微調了13度。從此,台北城便面朝七星山。

第二種說法,北極星在紫微斗數中的說法,又名紫微星,它恆常不動,是帝王之星。因此,將城朝向北極星,這是首都王城的格局,區區一個地方城市怎麼可以坐擁首都格局呢,豈不造反了!劉璈便將城的軸線,向右傾斜,形成偏安之局。

不論是哪一種說法,台北城都因此形成了面朝七星山的虎踞格局。


在調查的過程中,我發現了一件很有趣的事。

將台北城附近的幾個路口標起來,西門(寶成門)、北門(承恩門)、忠孝東路與中山南路(北城牆與東城牆交界)、東門(景福門)、信義路與林森南路交界、信義路與金山南路交界、信義路與新生南路交界。

這七個點,正好與北斗七星的排列方式吻合。

北斗2.jpg

 

北斗七星在傳統信仰中,具有很強大的能量。

甚至明代朱元璋的陵寢,便是依照北斗七星的形狀修建出來。

台北城中出現的北斗七星真的只是巧合嗎?

後來去查了一些歷史文本,發現信義路早在台北城興建完成時便已存在,仁愛路則是日據時期才興建的。

所以這樣的規劃,很有可能是前人早已設計好的。

但北斗七星對台北市的影響究竟如何,我目前還找不到答案。

 


延伸閱讀:

北門滄桑‧兩劉恩怨

這篇文章寫了關於劉璈與劉銘傳之間的恩怨,對想了解台北城修建歷史的人,很值得一讀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aipeiLeg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